🎙 EP.10|殯儀館突變水上樂園?!好神拖 vs. 夏季大魔王
最近和同事組成三人小隊,參加公司的「昇華自我」挑戰,這活動裡有各種選項可以讓人變得更好,比如運動、閱讀、冥想……聽起來是不是很正向?
結果我們這組偏偏選了「減少手機使用時間」。
我???
身為一天手機使用7 小時起跳的重度成癮者,這對我來說根本是霸王級寒流式暴降!主辦單位大手一揮,直接規定我們要把使用時間壓到 6 小時以內。這什麼魔鬼減量計畫?這種落差比熬夜追劇後直接被鬧鐘叫醒還要痛苦!如果可以選,我寧願挑戰「一天 8,000~10,000步」或者「每天閱讀 30 分鐘」——至少還能假裝自己變健康或變有文化,總比直接跟手機斷捨離來得溫和一點吧?
但沒辦法,既然決定了,就只好硬著頭皮上。隊名環節我超認真,直接投給 「戒頻小隊」,因為這麼中二爆棚的名字,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!(但問題來了,報名資料不是我填的,所以到底最後小隊名稱有沒有被採用……只能等結果出爐了 🙏)
然後,這週發生了最荒謬的事——週三換手機事件。
當天,我滿心期待地去換新手機,結果同事還跟我說:「那這天應該會少用手機吧?螢幕時間肯定不超過 6 小時!」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吧?畢竟,換手機的過程應該會讓人暫時放下手機,好好整理數據、轉移資料……
結果!!
因為我從 Android 跳槽到 iOS,超多 App 需要重新下載、登入、設定,甚至還要重新適應 iPhone 的操作邏輯,導致我當天光是滑手機設定東西就滑了快一整天。結果我的螢幕使用時間不減反增,直接暴衝到 8 小時!🤣
手機沉迷挑戰不僅沒進步,還變本加厲,這真的是反諷到極點!
當下我差點就要對著手機大喊:「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啊!!!」
還好這挑戰 4 月才正式開始……現在還有時間來個「心靈戒頻熱身」,不然我真的要被手機拖進深淵了。
但話說回來,減少手機使用時間真的有那麼難嗎?
說真的,平常滑手機的時候,總覺得它是生活的一部分,沒什麼特別的。但當你「有意識地」想少滑一點時,才會發現自己有多依賴它。起床第一件事是滑手機,吃飯配手機,通勤滑手機,甚至連睡前最後一眼都要給手機! 這樣一想,這挑戰的難度根本地獄級……
現在,我只希望 「戒頻小隊」 能夠名符其實,不要變成「破功小隊」或「找藉口小隊」,讓我們 4 月見真章吧!💪
終於在工作中擠出時間讀完一本新書,這本書的故事發生在日本。雖然與台灣有一段距離,但它深刻呈現了高齡化社會下的艱辛現實。從我的角度來看,當家族中照顧長輩的責任落在少數人身上,甚至只剩下一個人時,那種沉重的負擔幾乎無法承受。
這本書改編自真人真事,描寫了日本長照壓力的現實景況。作者因未婚且從事自由業的關係,主動扛起照顧九十歲高齡父母的責任。然而,失智與失能帶來的不便,讓原本已經不易的生活更加混亂不堪,幾乎到了雞飛狗跳的地步。正當作者還在努力適應這一切時,姨丈一家的困境也接踵而至。
姨丈夫妻無子嗣,於是照顧的責任再次落到作者肩上。果然,照顧的責任總是落在未嫁的女性身上!雖然偶爾有哥哥一家輪流幫忙,但長期下來,依然讓人感受到無比的壓力與被逼到極限的無助感。
隨著社會高齡化的加劇,長照問題正逐步浮現,這不再是少數家庭才會面臨的難題,而是每個人遲早都可能遭遇的現實。如何照顧身邊的長輩?如何在長期的照顧過程中調適自己的身心?這些都是亟待思考的重要課題。
更令人心力交瘁的是,書中的兩對老人皆十分固執,甚至有時會刻意為難照顧者,讓本已沉重的負擔更加雪上加霜。讀著讀著,讓人不禁將這些情節與現實生活聯想在一起,深刻體會到照顧者的無奈與辛勞。
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,當我們的家人逐漸老去,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面對?社會是否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來減輕照顧者的壓力?而我們自己,將來又會如何迎接老後生活?
這些問題,也許我們都該及早思考。